宣講會現場
中國陶瓷網(記者 凌云 報道)未經廣州亞組委允許,任何以“亞運”名義進行商業活動、為搞促銷打上“廣州亞運會指定產品”的標志出售產品、在媒介刊登廣告、稱某樓盤為“亞運鋪王”或位于“亞運商圈”等行為都屬侵權行為。8月13日,廣州亞組委在佛山召開亞運會知識產權宣講會,講解亞運會標志使用技術規范。佛山市是“亞運會知識產權保護舉辦城市巡回宣講會”完成東莞市首站宣講后的第二站。據了解,部分陶瓷企業在營銷和品牌推廣過程中有打“亞運”擦邊球的跡象,這次宣講會也給陶企提了一個醒。 廣州亞組委辦公室處長黎麗紅在宣講會上介紹說,到目前為止,廣州亞組委共對53個廣州亞運會標志申請了商標注冊及著作權、特殊標志登記,對41種廣州亞運會特許產品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廣州亞運會標志包括廣州亞運會會徽、吉祥物、理念、口號、歌曲、名稱等等與廣州亞運會有關的各種文字、圖形、色彩和聲音等或其組合。其中名稱包括“第16屆亞洲運動會”、“亞運會”、“亞運”、“廣州亞運”等20種中英文全稱、簡稱都已獲得法律保護,任何個人或單位未經允許不得擅自使用。宣講會現場 黎麗紅處長強調,任何企業和個人在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銷售了帶有廣州亞運會標志的商品,就屬于侵犯廣州亞運會知識產權的行為,即使不知情也要承擔相應責任。企業銷售帶有廣州亞運會標志的商品,均需得到廣州亞運會標志權利人的事先書面授權。 記者在采訪佛山陶瓷協會相關負責人時了解到,部分陶瓷企業在近段時間在產品促銷、品牌推廣、營銷活動等方面開始打起了“擦邊球”,“亞運場館建設用瓷磚”、“亞運會指定陶瓷產品”、“亞運會合作品牌”等各種名頭出現在消費者面前,欲借助“亞運”的巨大商機獲利,本次宣講會在佛山的舉行也間接給這些陶企敲響警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