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工藝師在畫坯
這是景德鎮陳圣發老藝人在用傳統制瓷工藝進行利坯
景德鎮,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的昌江河畔,地處贛、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產陶瓷而著稱的古老城市。景德鎮自五代時期開始生產瓷器,至今已經走過了千年的發展歷程。
這是景德鎮瓷廠的工人在車間內制作瓷碗
這是一名來自芬蘭的留學生(右)在景德鎮陶瓷學院學習中國傳統陶瓷藝術
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這里千年窯火不斷,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景德鎮瓷業輝煌與其先進的制瓷工藝密不可分,在長期制瓷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嚴謹的傳統手工制瓷工藝。據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記載,一只普通的杯子細分起來工序達到72道之多,因此有“一杯工力過手72方克成器”的說法,每道工序都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程度。煉泥的只管煉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繪者也是畫者畫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畫,如此明細分工提高了制瓷效率,也使景德鎮瓷器得以成為全國瓷器的翹楚。
這是一名游客在觀賞陶瓷精品
這是景德鎮青花女子瓷樂坊演員用瓷編鐘演奏樂曲
這是制陶工人在用傳統的工藝燒制陶瓷
但近10余年來,景德鎮的瓷都地位已經受到國內外各大產瓷區的巨大挑戰。由于觀念、科研、市場等諸多原因,景德鎮市陶瓷工業在20世紀九十年代,曾經每年僅以2%的速度增長甚至出現負增長。
為了挽救景德鎮陶瓷業的頹勢和重現歷史輝煌,在中央有關部委和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景德鎮開始打造中國陶瓷產業的“教育、科研、產業、流通”四大基地。 近日,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工藝被國家文化部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對進一步促進景德鎮陶瓷工藝的搶救、保護和傳承,以及千年古鎮的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